这个问题,我TM就直接说了,问“妻子的电话官方网站是真的吗”?你得先搞明白,这个服务本身是干啥的。它要是正经服务,那八成有一个真网站;它要是游走在灰色边缘,甚至就是扯淡的,那它遍地都是假的。
我为什么要扒拉这个网站?
我最近闲着没事,在网上随便查点东西,铺天盖地的广告弹出来,都是搞这种“找人”“查岗”的网站。十个广告里头,至少五个都在吹牛逼说自己是“官方”的。我这个人,好奇心强,就想看看这帮人到底是怎么骗人的,或者说,到底哪个才是真的能用。我直接就动手了,开始我的实践记录。
我最开始是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了关键词。那家伙,一按回车,好几页的结果蹦出来,全都是自称“独家官方授权”的。我看了一圈,随便点进去几个。第一个网站做得还凑合,但一看那个设计,配色贼土,排版乱七八糟,图片还带着低分辨率的锯齿。这种东西,但凡是正经公司,都不会让它拿出来丢人现眼。我心里嘀咕,这肯定第一个就是假的。
第二个网站更离谱,打开后直接弹窗让注册,要求你提供一堆隐私信息,我都没敢往下点。我立马就关了。
为啥我对这个事情这么敏感?因为我年轻的时候,真在网络上栽过跟头。那时候刚毕业,穷得叮当响,想着找点兼职赚点外快。看到一个号称做“数据分析”的网站,说的天花乱坠,要求先交几百块钱的培训费,说培训完就能接活儿。我当时脑子一热,把钱交了。交完钱,那网站立马就蒸发了,电话打不通,消息没人回。我当时气得肝疼,几百块钱虽然不多,但对那时的我来说是半个月的伙食费。
从那以后,我对这种打着“官方”“独家”旗号,又让你先掏钱的网站,有了天然的警惕性。所以这回我决定把这个“妻子的电话”相关的网站,彻底给它扒干净。
我的辨别实践过程
我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,对能找到的十几个相关网站进行了仔细的对比和筛选。
第一步:看服务器和证书。
我打开这些网站,看它们的安全锁标志。很多假网站,要么根本没有安全证书,要么就是用的那种非常便宜、通用模板自带的证书。正规的商业网站,特别是涉及到敏感信息的,它的证书信息是清晰可查的,名字也会和公司主体对得上。而这些“野鸡”网站,证书点开一看,全是瞎扯淡的,或者干脆是空白信息。
第二步:查联系方式。
我开始找它们留下的联系方式。真网站都会有固定的座机电话、详细的公司地址,甚至是备案信息。假网站通常只留一个QQ或者一个手机号,甚至干脆只有一个在线聊天框。我逮着一个留了“官方热线”的网站,直接拨过去,结果接电话的居然是一个操着浓重南方口音,听起来像是在小作坊里的人。我问他公司在哪里,他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清楚,直接给我挂了。这还用说吗?一眼假!
第三步:看支付接口和价格体系。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我发现,所有打着“官方”名号的网站,最终的目的都是让你充钱。它们的支付页面设计得非常粗糙,支付渠道特别单一,有些甚至直接让你扫一个私人二维码转账。正规的公司,哪怕是小公司,也会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,会有清晰的交易记录和电子发票。
- 假网站特点一:价格变动极快,今天88元,明天就说“限时特惠”变成188元。
- 假网站特点二:支付页面总是弹窗说“系统繁忙”,让你尝试多次转账。
- 假网站特点三:承诺的功能逆天,比如“一秒查到通话记录”“定位精度到一米”,这种明显违背技术和法律常识的承诺,那就是骗子给你画的饼。
第四步:官方网站到底存不存在?
经过我的层层筛选和反向验证,我得出的结论是:如果你要找的这个服务是合法合规的,那它的官方网站肯定有,而且特征明显。但对于“妻子的电话”这种涉及隐私甚至灰色地带的服务,市面上绝大部分自称“官方”的网站,都是假的,它们本质上是利用人的焦虑心理来收割智商税。
我确认了一个相对看起来最正规的站点,它不要求马上付款,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法律声明和使用条款。但当我仔细去核对他们的公司信息时,我发现,那个公司根本没有这个服务的运营资质,它做的是另一个毫不相关的数据服务。你看,哪怕是做得相对正规的,也只是披了一层皮。
所以兄弟们,我的实践结果就是:对于这类敏感服务,你看到的所有“官方”网站,九成九都是打着旗号骗你点进去,最终目标就是让你交钱。别相信那些一眼假的承诺,真要是想查什么,走正规的法律途径,或者老老实实靠自己的办法。别把钱送给那些连网站都做不好的骗子手里。